新聞動態
|
吃臨期食品 滿足了胃?虧待了胃?时间:2021-01-19 文章內容
在某社交網站上,有一個“我愛臨期食品小組”,里面有接近3萬個臨期食品愛好者,該小組的簡介為“用打折的價格,吃到不打折的美味,臨期食品不丟人!”在該小組內,有不少愛好者分享自己買到的臨期零食,分享購買臨期食品的店鋪,還有打折臨期購買攻略等。 圖片來源網絡 昆明不少超市內都設有“臨期食品”專柜,它們多臨近保質期期限1—4個月不等,折扣多在5—8折,常吸引消費者駐足挑選。在電商平臺上搜索“臨期食品”,還有不少專門做這門生意的店鋪,一些商品有近5000人付款。 消費者 “不覺得丟人,是自己賺了” 一篇名為“你會覺得買臨期食品丟人嗎”的討論里,一位網友說,自己用1/3的價格買過一箱臨期豆奶,感覺好劃算,開心地告訴身邊的朋友,但朋友說喝快過期的東西對身體不好。“突然開心就減少了一半,所以現在買臨期食品也不會告訴別人,怕別人覺得我窮酸。”在這篇討論里,200多條回復都在分享自己買臨期食品的快樂,有網友說:“不覺得丟人,明明是自己賺了。”有網友說:“我感覺這叫會分配生活,省下來的錢可以買別的東西。” “我覺得買臨期食品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。臨期食品還在保質期內,質量沒有問題,購買不僅減少了資源浪費,自己還省錢了。”在昆明盒馬大悅城店,記者見到了正在臨期商品貨架前挑選的小吳。她說,自己經常從電商平臺、商超等渠道購買臨期商品,曾經9.9元買過還有3個月就要過期的、原價19.9元的威化餅干,還花3元買了原價7元的方便面。 陪小吳一起逛街的姐姐則說,自己發現,一些臨期食品會因為臨近保質期時間長短不同而進行不同程度打折,比如臨期3個月7折、臨期2個月5折等。她在購買時會選擇臨近保質期期限時間長一些的商品,而且不會選擇牛奶、酸奶等本身保質期就短的商品。 不過,也有消費者表示不會購買臨期食品。李女士告訴記者,她總覺得臨近保質期的食品不能保證安全。“畢竟是要吃下去的食品,我還是愿意原價購買保質期長些的。” 銷售員 年輕人接受程度更高 如何處理臨期食品,一直是讓企業頭痛的經營難題。法制網曾報道,據統計,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價值達上萬億美元,重量超過13億噸,而臨期食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。有業內人士認為,臨期食品市場的出現有利于節約社會資源,盤活企業庫存,減少食品浪費。 從事進口食品銷售多年的楊先生告訴記者,一般情況下,進口食品在離保質期期限還有3至4個月就被算作臨期食品,開始打折銷售。“根據多年觀察,年輕人對臨期食品的接受程度更高,是消費主力。” 楊先生介紹,一般進口食品還有1至2個月時,商超就會安排工作人員把食品下架,從商超退回經銷商倉庫經過清點、報批后,由食品生產總部集中銷毀。但為了降低損耗和浪費,在清理庫存時,會把3至4個月的臨期食品找出來,通過打折、降價、捆綁銷售等方式進行售賣。根據食品類型,將距離保質期期限1至2個月的、不易變質的,在注明“還有1個月到期”等提示后進行銷售,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。 電商平臺 越臨期越便宜 因為產品臨近保質期,原本價格較為昂貴的一些食品,在臨期食品折扣店里,搖身一變成了物美價廉的搶手貨,吸引了許多消費者。有的商家甚至直接打出了“越臨期越便宜”的口號,用剩余的保質期限來決定商品價格。 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“臨期食品”,方便面、堅果禮包、薯片、牛肉干、飲料應有盡有,這些食品在消費者選擇購買時會提醒消費者到期日期,專門售賣臨期食品的店鋪也會被推薦。 在一家店鋪內,一款原價為22元的牛肉干,根據臨近保質期時間長短,價格也不同,2021年3月3日到期的售價為3.9元,2月15日到期的售價為3.5元。在商品詳情頁,賣家寫著:“本店大多數屬于‘臨期’產品,日期越近越便宜。‘臨期’就是接近保質期的意思,不是過期,購買的時候請仔細看清到期時間。” 實體店 折扣為5至8折不等 記者來到無印良品滇池路店,在收銀臺前找到了一排標有“臨期特惠”字樣的貨架。貨架上擺放著面包、仙貝、咖喱、速食米飯、茶葉等各類食品。同類商品的生產日期均為同一天,并且在包裝袋上都貼著“臨期特賣”和“特價××元”的標簽。其中優惠力度最大的是一款油炸小仙貝。原價18元,現價9元,足足打了5折,其保質期為2021年2月10日,距離過期還剩不到1個月。其他的臨期食品折扣多為6.6折。 在沃爾瑪(興苑路店)超市里,臨期食品的種類較無印良品則更豐富一些。除了零食,還有各式酒水飲料、奶粉,甚至是大米。這些臨期食品都貼著醒目的“臨近保質期”的標簽。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發現,網上賣69元一袋的卡樂比水果麥片,在這里只需要30元一袋,其保質期到2021年3月15日。 位于公園1903的盒馬鮮生靠墻處有一排標有“臨近保質期商品銷售”的單獨貨架,商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進口食品。具體商品也都貼上了醒目的折扣標簽,從5折到8折不等。保質期最短的臨期食品是某款紅茶飲料,標記為5折,到2021年2月16日過期。保質期最長的某款進口飲料標記為8折,其保質期則到今年5月。相較于無印良品和沃爾瑪,盒馬的臨期食品更具吸引力,時不時有顧客駐足挑選。 提醒 仔細看保質期,根據需要購買 記者查詢發現,2011年5月13日,衛生部發布GB-7718-2011對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做出如下定義:即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,保持品質的期限。在此期限內,產品完全適于銷售。 云南省消費者協會提醒,購買食品時要仔細查看廠名、廠址、聯系電話、食品生產許可證號、配料表、生產日期、保質期等信息,根據需要購買臨期食品,以免浪費。 本報記者 朱婉琪 實習生 胡正男 攝影報道 名詞解釋 臨期食品,是指即將到達食品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,屬于安全食品的范圍。早在2012年,國家工商總局發文明確要求,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做出醒目提示,到了保質期臨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顧客并單獨出售。 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“食品保質期臨界”的6級標準:標注保質期1年或更長的,臨界期為到期前45天(比如罐頭、糖果、餅干等);標注保質期6個月到不足1年的,臨界期為到期前20天(比如方便面、無菌包裝的牛奶果汁之類);標注保質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,臨界期為到期前15天(比如一些真空包裝并冷藏的熟食品,速食米飯之類);標注保質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,臨界期為到期前10天(比如一些滅菌包裝的肉食品,鮮雞蛋等);標注保質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,臨界期為到期前5天(比如酸奶、一些點心等);標注保質期少于15天的,臨界期為到期前1到4天(比如牛奶、活菌乳飲料、主食品、未滅菌熟食、未滅菌盒裝豆制品等)。 文章來源:春城晚報企鵝號 |